天问一号“抓拍”星际来客,是如何拍到的?解答来了
天问一号“抓拍”星际来客
【热点回应】
◎蔡金曼 本报记者 付毅飞
据国家航天局11月6日消息,抓拍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日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天问此次成功观测,号星何拍是际客解答天问一号的一项重要拓展任务。
阿特拉斯于2025年7月1日由位于智利的抓拍巡天望远镜发现,是天问已知造访太阳系的第三颗星际天体。
阿特拉斯被发现以来,号星何拍各国科学家对它兴趣盎然。际客解答它为啥这么火,抓拍天问一号是天问怎么“看”到它的,研究它有什么意义?号星何拍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向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介绍。
第一问:阿特拉斯为啥这么火?际客解答
刘建军认为,阿特拉斯主要有两个吸引人的抓拍特点,一是天问稀缺,二是号星何拍观测难。
此前,人类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观测到星际天体奥陌陌(1I/ʻOumuamua)和鲍里索夫(2I/Borisov)。阿特拉斯彗星特征明显,沿双曲线轨道穿越太阳系。据推测,它可能形成于银河系中心古老恒星周围,年龄约30亿—110亿岁,比太阳系还老。根据轨道推演,它很有可能来自银河系中心,这使它更为特殊。因此,它一经发现,立即引发全球科学家关注。
然而,观测阿特拉斯并非易事。它运行速度极快,达到每秒约58千米,可以轻松挣脱太阳引力。同时它体积很小,彗核直径仅5.6千米左右。最麻烦的是,它的亮度极低,不到火星的万分之一。
刘建军说,我国科研人员本想采用地基望远镜进行观测,但那段时间,阿特拉斯、太阳、地球的位置几乎在一条线上,夹在中间的太阳给观测造成了严重影响。科研人员只好将目光投向太空,希望借助在轨探测器寻求观测方案。
经过仿真分析,天问一号团队接下了这项任务。他们结合阿特拉斯的轨道特性、亮度特征、几何尺寸、环绕器科学载荷技术能力,反复模拟计算与仿真推演,完成了观测任务可行性评估,确定采用天问一号环绕器上携带的高分辨率光学相机进行观测。
第二问:天问一号是如何拍到阿特拉斯的?
利用天问一号观测阿特拉斯,要克服不少难题。
刘建军介绍,阿特拉斯与天问一号环绕器分别在高速运行,两者的相对速度达到每秒约86千米,相机要保持指向目标,这对平台控制精度提出了很高要求。
另外,这台相机原本是为拍摄明亮火星表面而设计的,而观测期间阿特拉斯与火星相距约3000万千米,这是该相机首次尝试拍摄如此遥远且相对暗淡的目标。对此,天问一号团队将相机能力发挥到了极限。刘建军说:“通常我们对火星拍照的曝光时间都是毫秒级,而对于阿特拉斯这样的暗弱天体,我们采用了相机最长曝光时间,每隔1.5秒进行拍摄,这才能获取它的信息。”
10月1日至4日,他们通过天问一号环绕器上搭载的相机对阿特拉斯进行拍摄,利用连续30秒拍摄的系列图像制作成动画,形象展示了该天体的运动轨迹。
第三问:观测和研究阿特拉斯有什么意义?
目前,对于阿特拉斯的观测和研究工作,国内外都在持续开展。刘建军认为,这是人类认识系外天体的一次良机。
他介绍,针对阿特拉斯飞行速度、轨道及彗尾有没有随着接近太阳而变化,相关研究工作都在持续进行。“它的彗尾范围达到数千千米,可能含有水银和二氧化碳等成分。研究确认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太阳系之外的天体非常有意义。”他说,“无论最后能够得到什么信息,都是一种对未知的补充。”
同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运行5年多,探测到星际天体,是对平台及载荷长期可靠性的一次考核验证。
刘建军还表示,天问二号探测器也将对暗弱小天体进行探测,这次观测为天问二号任务开展积累了经验。
(科技日报北京11月6日电)
(责任编辑:热点)
-
越来越方便!多项出入境新政落地广东11月3日,国家移民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自11月5日起陆续施行。>>相关报道此次推出的多项政策直接惠
...[详细]
-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上官云)“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围绕这一节气,形成了诸多有趣的民俗。比如
...[详细]
-
中新社巴黎11月6日电 (记者 李洋)“中国,往日痕迹:文物的发现与艺术的复兴”展览当地时间6日在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亮相。展览由赛努奇博物馆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办,聚焦中国独特的传拓工艺及其对艺
...[详细]
-
以传递快乐为家训,王牌宗族携手闯过十重关卡。而今宗族之内暗流涌动,他们将迎来终极考验!谁有资格成为下一位掌事人?这场关乎宗族未来的对决,今夜拉开序幕!今天(11月7日)20:20在浙江卫视、20:50
...[详细]
-
社院青年来谈“新”丨《草原共绘同心圆》——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近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组织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青岛、厦门等地社院制作了6期《社院青年来谈“新”》系列微视频,让青年教师畅谈
...[详细]
-
(粤港澳全运会)“中华体育精神颂”十五运站中国体育文化展启幕
中新网广州11月7日电 (记者 张璐)11月7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第十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中华体育精神颂”十五运站中国体育文化展在广东美术馆同期启幕。市民参观“中华体育精神颂”
...[详细]
-
中新网湖北鹤峰11月7日电 题:湖北傩面匠人:刀笔刻“春秋” 匠心守“傩魂”作者 申玉洁 梅燕 伍洋一大早,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下洞村79岁的刘学清就来到工作间,拿起刻刀在木块上“游走”。20年来,这位
...[详细]
-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记者 王诗尧)“如果你要感受秋天,来北京一趟就对了。”10月中旬,从炎热的台北飞抵北京,阿龚瞬间被凉爽的秋风治愈。12年前,苏打绿发行《秋:故事》专辑,特意将秋天的代表城市选在
...[详细]
-
中新网11月6日电 11月5日起,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多家外媒对此高度关注,指出本届进博会不仅彰显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坚定承诺,更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搭建了重要平台。来自全球各地的
...[详细]
-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应妮)“国史书写的‘温情与敬意’——钱穆《国史大纲》(简体字版)新书分享会”日前在京举办。在钱穆关门弟子辛意云教授和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东杰看来,“温情与敬意”是以开阔
...[详细]

“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扩容
苏打绿阿龚,开了间“动物园”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三度回归天桥带来经典传奇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三度回归天桥带来经典传奇
国内外代表共商水果产业发展新机遇 广西水果圈粉外商
